智能駕駛與智能座艙/車聯網,本是兩條完全獨立的技術路線,經過了近百年的技術發 展后,終于在 21 世紀初葉融合到了一起,共同成就了一臺智能汽車。當下正是智能網聯汽 車發展的關鍵窗口期已經成為了行業共識,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至未來,硬件會逐步趨同, 汽車也會由軟件來定義,數據也會成為主要的驅動力。智能汽車領域具有很大的機遇!
2023北京智能汽車智能座艙展覽會將于2023年6月7至9日繼續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辦。
智能座艙:
智能座艙方案集成商、汽車操作系統、數字智能駕駛艙、IVI信息娛樂系統、人機交互界面(HMI)、汽車安全電子產品、虛擬化智能駕駛艙解決方案、汽車影音娛樂系統、座艙域控制器、車身控制器、手勢/人臉識別、眼球追蹤、OTA升級、液晶材料、液晶顯示面板、LED芯片、 氛圍燈、全息影像、全液晶儀表、 車載信息娛樂系統、大數據和AI引擎、智能顯示HUD、 流媒體后視鏡、全車可視系統(CRS)、 芯片、 傳感器、 數據安全/信息融合方案、 智能座椅、 智能車燈/照明系統、汽車內飾創新技術、T-BOX、V2X、OTA、中控屏及中控車載信息終端、智能聲光電技術產品、 毫米波雷達解決方案、攝像頭、視覺解決方案(DMS) 等各類智能駕駛艙應用產品等;
聯系人:安娜/經理
手機:17743551560(微信同號)
E-mail:1803231407@qq.com
?
聯系人:李凱 /經理
手? 機:17743550392(微信同號)
F-mail:243112264@qq.com
車載顯示:
觸控顯示模組、TFT-LCD、LTPS、AMOLED、OLED、TP、蓋板、3D玻璃、全貼合設備、水膠、AG膜、生產設備、 生產材料等;
自動駕駛:
無人駕駛汽車、ADAS高級輔助駕駛、通信系統、傳感器、毫米波雷達、 激光雷達、攝像頭、 夜視儀、 芯片、 動態地圖技術、 汽車導航、自動泊車系統、預防碰撞系統、車道保持系統、剎車輔助系統、立體視覺系統、電磁控制系統、人機交互系統等;
自動駕駛輔助系統:
環境感知系統、傳感器、雷達系統(毫米波雷達、激光雷達)、高精度導航系統、高精度定位系統、視頻攝像頭、激光測距儀、夜視儀車載信息技術、車載電腦、車輛控制技術、預防碰撞系統、車道保持系統、立體視覺系統、自動泊車系統、紅外照相機設備、電磁控制系統、人機交互系統、車聯網平臺、智能交通等;
自動駕駛科研機構:
自動駕駛科研學院、自動駕駛實驗室、自動駕駛行業媒體等;
車聯網:
5G技術、車聯網開發平臺/工具、通信模塊、車載操作系統、系統安全解決方案、汽車TSP、汽車App、內容提供商、車聯網服務等。
組委會? 李凱安娜
I77435 5O392 I77435 5I56O
人機互動、人機共駕等智能座艙需求轉變疊加“一芯多屏”發展趨勢對芯片性能要求 大幅提高,高算力座艙芯片應用成必然趨勢。與傳統座艙相比,用戶對座艙更高端、更智 能的需求轉變促使智能座艙在人機互動、人機共駕等智能化功能上更豐富,在座艙集成化 程度提高下,座艙芯片的算力是支撐座艙功能智能化的主要支撐。同時 QNX 的狹義汽車 操作系統和 QNX 虛擬化技術讓一芯多屏的實現成為了可能,一芯多屏技術能夠帶來未來 座艙內更好的交互,并且可以減少 AP 處理器及外圍電路的數量,量產下具有成本優勢,此 外亦能減少子模塊通信的開銷。在數字座艙內芯片逐步融合成單芯片方案下,屏幕數量的 增多、分辨率的提高、流暢運行的需求對芯片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高算力座艙芯片的 應用成必然趨勢。
親,試試微信掃碼分享本頁! *^_^*